
-
地 址:新鄉(xiāng)市牧野區(qū)中原路184號
電 話:0373-3809626
手 機:15837331085(周二休息)
聯(lián)系人:楊老師
Q Q:2560401167
郵 箱:2560401167@qq.com
微信公眾賬號:新鄉(xiāng)市心靈港灣
連載鼠人案例(源自無限筆記)之第三篇
治療本質的開始
讀者不應期待立即聽到我如何闡明病人那圍繞著老鼠的奇怪且毫無意義的強迫癥。精神分析的真實技術----要求醫(yī)師壓抑其好奇心,讓病人在治療中抉擇各個主題前后連接的順序時,擁有完整的自由。
弗洛伊德:
今天你打算怎么接續(xù)下去?
L:
我決定告訴你一些我覺得*重要的事,這些事從很早以前就開始折磨我。
弗洛伊德:
他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告訴我他父親*終臥病的故事,他父親九年前因肺氣腫過世。一天晚上,他想到父親的病情危急,就問醫(yī)生父親何時才可以脫離險境。醫(yī)生回答“后天晚上”。他從未想過他父親可能撐不到那個時候他在晚上十一點半躺下休息一小時,凌晨一點鐘醒來時,一位學醫(yī)的朋友告訴他父親過世了,他責備自己在父親撒手人寰那一刻竟未隨侍在側。護士告訴他,他父親在世*后幾天曾有一次念著他的名字,當護士到他父親床邊時,他竟對她說:“是保羅嗎?”聽聞這件事使得責備愈加沉重。他想他曾注意到母親和姊妹也傾向于以類似方式責備她們自己,但是她們從來不提。不過,起初這種責備并不會折磨他。有好長一段時間,他并未真正領悟到父親過世的事實。有一種不斷發(fā)生的情況是,當他聽到一個好笑話時,他會對自己說:“我一定要告訴父親這個笑話?!彼南胂笠脖桓赣H所盤踞,所以當他聽見敲門聲時,經常會想著是父親來了。當他走進一個房間時,他會期待發(fā)現(xiàn)父親就在房間里面。雖然他從未忘記父親已經過世,但這種目睹鬼魂般幻影之景象并未嚇到他,相反地,他熱切期盼著。直到十八個月后,他才再度回憶起他的疏失,這開始對他造成可怕的折磨,他開始像個罪犯般地看待自己。事情發(fā)生在一位阿姨過世的時候,他去她家里致哀。從那以后,他就將他強迫思考的結構擴展到死后世界,這個發(fā)展的立即結果是他嚴重到失去工作的能力。他告訴我當時只有一件事能推動他向前,那就是他的朋友給予他的安慰,這位朋友總是能洗刷他的自我責備,所用的理由就是那些責備明顯太夸張了。聽到這里。我借此機會讓他初次見識一下精神分析治療的基礎原則。我說當某種情緒和它的思想內容之間(本案例中,就是在自我責備的強度及其原因之間)顯得門不當戶不對時,門外漢會說在該情況下情緒太過強烈——亦即情緒過于夸張,因而由自我責備得來的推論(即病人是名罪犯的推論)亦為錯誤的。相反地,醫(yī)生說:“不,這種情緒有正當的理由。罪惡感本身不應被進一步苛責,但它屬于一些其他內容。那是未知的(潛意識的),必須被找出來。已知的思想內容是由于錯誤的聯(lián)結而得到其現(xiàn)有的位置。我們不習慣感受到強烈的情緒卻缺乏任何思想內容,因此,如果內容遺失了,我們就抓住一些其他的內容來替代,這些內容從某些方面來看也算適合;就像我們的警察,當他們抓不到真正的殺人犯時。就逮捕另一個來交差。還有,存在著錯誤聯(lián)結這項事實,乃是可以解釋下列現(xiàn)象的唯一方式:以邏輯過程去對抗那折磨人的念頭時所顯露的無力。他必然知道實際上他對父親從未犯下任何罪行,那他又如何能夠承認他對父親而言是名罪犯這種自我責備是正當的呢?病人后來告訴我關于這事件更詳細的描述,使得我們可以了解事情對他的影響。他姨丈痛失其妻,呼喊著:“其他男人允許自己耽于每一次可能的放縱,但我只為這個女人活呀!”病人假設姨丈是暗指他父親,并將懷疑的眼光投向父親對婚姻的忠誠;雖然姨丈斷然否認其話語形成的這些建構,但卻再也無法抵消掉這些話造成的影響力。
下一次會談
L:
自我責備、罪惡感的理由正當這樣的訊息,為什么有治療效果呢?
弗洛伊德:
并非此訊息就有療效,發(fā)現(xiàn)自我責備所真正聯(lián)結的未知內容才有療效。
L:
是的,那正是我的問題所關注的重點。
弗洛伊德:
接著我對下列情形陳述一些簡短的評論,例如意識與潛意識的心理學差異,以及一項事實:意識的一切內容易遭受磨滅,而潛意識的內容相較之下不易改變;我指著豎立在我房內的古董來闡明我的話。我說,事實上它們只是墓穴中發(fā)現(xiàn)的物品,它們因為埋藏而被保存下來:龐貝古城被挖掘出土之后,現(xiàn)在它的破壞才要開始呢。
L:
每一個人對于被發(fā)現(xiàn)之內容的反應,是否有任何必然的結果呢?比如有的男人無疑地表現(xiàn)出仿佛已戰(zhàn)勝自我責備了,有的男人就不是這樣。
弗洛伊德:
不對,這種情形的自然結果,就是在每個案例中情緒都會被克服,絕大部分發(fā)生于工作本身的進展中。為了保存龐貝古城,人們會盡一切努力,反之,要擺脫像他那般折磨人的念頭,倒是讓人們感到焦慮。
L:
自我責備只會源于違反一個人自己的內在道德規(guī)范,而不是源于違反任何外在的道德規(guī)范。
弗洛伊德:
我同意。男人若僅僅違犯外在法律,通常會自視為英雄。
L:
只有當人格的裂解已經存在時,這種事情才有可能發(fā)生。我有可能再度整合我的人格嗎?如果可能的話,我的人生就會成功,也許比大多數人都還要成功。
弗洛伊德:
我完全同意你所說的人格分裂的觀念。只是你必須把這個道德自我和罪惡自我之間的新對比,和我先前提及的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對比,一并融會貫通。道德自我就是意識,罪惡自我就是潛意識。
L:
雖然我自認是謹守道德的人,但我的確記得在童年時曾經做過某些來自其他自我的事情。
弗洛伊德:
此處你不經意地命中潛意識的主要特征之一,亦即它與嬰孩期的關系。潛意識就是嬰孩期:它原是自我的一部分,在嬰孩期與自我分離,未參與到自我發(fā)展的后來階段,因此被潛抑。就是這被潛抑于潛意識的衍生物,構成其疾病之不自主思考的原因。現(xiàn)在他很可能又會發(fā)現(xiàn)潛意識的另一特征,而我樂于讓他為自己去發(fā)現(xiàn)。
L:
要去消除那么長時間所造成的變化是否可能?特別是能做些什么來對抗他關于死后世界的念頭?因為這些念頭用邏輯也無法駁倒。
弗洛伊德:
我并非要駁斥你病情的嚴重性,也沒有否定你的病理學構造的重要性;同時,你的年輕以及人格的完整對你非常有利。
下一回會談
L:
從七歲開始我有一個恐懼,怕父母猜到我的想法,這個恐懼事實上在其生命中一直持續(xù)。我十二歲時愛上一位小女孩,那是我朋友的妹妹。我的愛不是感官的:她還太小,我并不會想看她裸體。但她并未對我表現(xiàn)出如我所期盼的那般深情。于是我萌生一個念頭,如果我發(fā)生一些不幸的事,她就會對我好;作為那些不幸的一例,父親死亡的念頭竟強制侵入我內心,我立刻努力拒絕這念頭。即使到現(xiàn)在,我仍無法承認你說的浮現(xiàn)的東西是一種“愿望”的可能性;它不過是“一系列想法”。
弗洛伊德:
如果那不是一個愿望,為何你要拒絕承認它?
L:
因為那念頭的內容是我父親可能死掉的想法。
弗洛伊德:
說“皇帝是頭驢子(此乃冒犯君主之罪)”與說“如果有人說皇帝是頭驢子,那么他就是和我作對”,兩者該罰的程度不相上下。我能夠將你那么努力拒絕的念頭,輕易插入一個完全不可能被拒絕的文本之中----“如果我父親死了,我要在其墳上自殺”。
L:
我很震驚,但我反對這種說法。
弗洛伊德:
我很確定,這不是關于你父親去世這個想法**次出現(xiàn)。這個想法顯然源自更早的時期,總有一天我們必須追溯其歷史。
L:
在父親死的前六個月,一個極類似的想法第二次閃過我心中。當時我已經愛上那位淑女,但財務上的困難使我不可能和她結婚。于是我又產生一個想法,父親的死可能會讓我有足夠的錢去娶她。為了自我防衛(wèi)以抵擋這個想法,我甚至不顧一切地期待父親可能終究什么也沒留給我。在父親死的前一天,同樣的想法第三次找上我,雖然形式上輕微許多。當時我想:“現(xiàn)在我可能將失去我*愛的人?!比缓蟪霈F(xiàn)相反的想法:“不,失去另一個人對我來說會更加痛苦。”這些想法讓我十分驚訝,因為我很確定父親的死從來不會是我欲望的目標,而只是件令我恐懼的事。
弗洛伊德:
依據精神分析理論,每個恐懼都相當于一個目前被潛抑的先前愿望。因此我們不得不采信與其主張恰恰相反的一面。這也符合另一個理論的必要條件,亦即潛意識必定恰好是意識的反面。
L:
我不信(激動)。這世上,我*愛的人就是父親,我怎么可能有那樣的愿望!
弗洛伊德:
像你這種強烈的愛,正是恨被潛抑的先決條件。假如是對那些你滿不在乎的人,要你同時保持中等程度的喜歡與相同程度的不喜歡,必然沒有困難。例如,假設你是一個官員,你可能覺得你的首長是一位令人愉快的上司,但同時也是一個吹毛求疵的律師以及沒人性的法官。但是,假如是對那些你在乎的人,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例如,你會期盼自己對妻子的感受沒有混雜,所以出于人性,你會忽略她的過錯,因為那些過錯可能會讓你不再喜歡她——你會忽視它們,仿佛視而不見一般。所以正是你愛的強度不允許你的恨存留于意識,雖然用“恨”來命名這種感受是有點夸張了。當然,恨一定有個源頭,如何發(fā)現(xiàn)那個源頭?---- 一方面,依據你自己的陳述,就是當你害怕父母猜出你的想法之際;另一方面,想問一下,為什么你這強烈的愛不能成功地排除你的恨?我只得假設這樣的恨必定涌自一些源頭,必定聯(lián)結一些特定原因,使得它無法被破壞。這樣的一些聯(lián)結使得你對父親的恨存活下來,你強烈的愛防止恨意浮現(xiàn)到意識。因此恨除了存在于潛意識外,別無他法,雖然偶爾可以一瞬間閃現(xiàn)進入意識。
L:
這些聽起來都很合理,但是我一點也不信服。這一類的想法如何才能有所緩解?它在十二歲時出現(xiàn)一段時間,二十歲時再來一次。然后兩年后又來一次,這次永久持續(xù)。我無法相信我的敵意在間隔中被去除了,而且在這些間隔中并無自我責備的跡象。
弗洛伊德:
你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答案。
L:
我非常愛那位淑女,但對她, 我從未有類似童年時不斷出現(xiàn)的真正感官欲念??偠灾?/span>我童年期的感官沖動比起青春期強烈許多。
弗洛伊德:
我想你現(xiàn)在已經有了我們正等待著的答案,同時你也發(fā)現(xiàn)了潛意識的第三個重要特征。你對父親的敵意難以破壞的源頭,明顯就是本質上為感官欲望的一些東西。依此推之,你必定覺得父親從某方面來說是個阻礙。這種介于感官肉欲和童稚的愛之間的沖突是全然典型的。提及的緩解發(fā)生的原因,乃因你感官早熟的暴發(fā)所引起的立即結果,也就是它們猛烈程度的大量消減。直到你再次為強烈的情色欲望所俘虜,你的敵意才因為古老情境的復活而再次浮現(xiàn)。并非我引導你去談童年或性的主題,兩者都是你出于一己的自由意志而提起的。
L:
當我與那位淑女戀愛之時,為什么我不能輕易地下結論說:父親對其愛情的干涉,一刻也不應拿來與我對父親的愛相提并論?
弗洛伊德:
要摧毀一個不在的人幾乎不可能。那樣的決定只有在一個時候才有可能,就是當你極力反對的這個愿望初次出現(xiàn)時。然而,事實上,它是一個長久潛抑的愿望,你對這個愿望除先前所為以外也別無他法,它也因此免于被破壞。這愿望(除去父親這個阻礙)必定源自一個情境非常不同的時刻。
可能在某個時刻,你愛父親的程度并不會多于你愛感官上所企求的人,或是你還不能做出清楚決定之時。那必定是在你很早期的童年,因此,是在你六歲以前,在其記憶成為連續(xù)的之前,從那之后事情必然就維持著原狀。
下一回會談[第七回]
L:
我無法相信自己曾經懷有這種對抗父親的愿望。我記得蘇德曼的一個故事,那讓我印象深刻。故事中有個女人,當她坐在她姐姐病榻旁時感到有一股愿望,期盼姐姐應該死掉,那么她就可以嫁給姐夫。這女人認為自己的卑劣罪無可赦,不應該再活下去,后來就自殺身亡了。我能夠了解這點,也覺得自己的死亡非常恰當,因我的罪孽并不比她少。
弗洛伊德:
病人可以從痛苦中獲得某些滿足,所以現(xiàn)實中他們或多或少皆會抗拒康復。你絕不能忽略一個事實,像我們這種治療的進行總會伴隨著不斷發(fā)生的阻抗。
L:
我想要講一件犯罪行為,雖然我很清楚地記得自己犯下此罪行,但身為犯罪者的我并不認為這像我本人的行徑。引用尼采的一句名言:“記憶說:‘我做了這件事?!?/span>‘我不可能做這種事?!业淖饑廊绱苏f且依舊不為所動。到*后,記憶屈服了?!?/span>我的記憶在這點并未屈服。
弗洛伊德:
那是因為你從自我懲罰方式之一的自我責備當中獲得快樂。
L:
我弟弟,我現(xiàn)在真的很喜歡他,但他目前帶給我很多憂慮,因為他正在計劃一樁我認為違反常理的婚姻。先前我曾想過干脆殺了這個女人,以免他真的娶了她。小時候我弟弟和我經常打架。我們很喜愛彼此,無法分離,但其實我充滿嫉妒,因為在我們兩個當中,他比較強壯、比較好看,因此備受疼愛。
弗洛伊德:
是的。你已經對我形容過和莉娜小姐有關的一個嫉妒場景。
L:
就是當時的某個時刻,那一定在我八歲以前,因為當時我還沒上學,我八歲時開始去學校。我做了這件事。我們兩個都有一般常見的玩具槍,我用推彈桿將我的槍裝好子彈,對他說如果他朝槍管里面看,就會看見一些東西。然后,當他朝里面看時,我扣下扳機。他前額被打到,沒有受傷;但我真的打定主意要狠狠傷害他。之后我嚇呆了,跌坐在地,自問我怎么能做出這種事。但是我真的做了。
弗洛伊德:
如果你能保存對你而言如此陌生之行為的回憶。你就不能否認與此類似的、與你父親相關的事情??赡茉谀愀〉臅r候曾經發(fā)生過,而現(xiàn)在你已經完全忘記。
L:
我知道自己曾經懷有其他報復的沖動,且是針對我非常仰慕、并將其特質描繪得光彩絢麗的淑女。形容她不輕易地愛人也許是對的;但是她保留完整的自己,只為了將來獻身的那個男人。她并不愛我。當我漸漸確定這一點以后,一個意識的幻想就在我心中形成,內容為我如何變得富有,娶了另一個人,然后帶她拜訪淑女,只為了傷害淑女的情感。但就在那時幻想破滅,因為我不得不向自己承認,另一個女人——我的妻子對我漠不關心。在這個幻想中,正如同在我對弟弟的行為之中,我發(fā)現(xiàn)特別令自己恐懼的懦弱特質。
弗洛伊德:
邏輯上,你不必替自己個性上的任何特質負責,因為所有這些應受譴責的沖動都源自你的嬰孩期,存活于你潛意識中的只是你嬰孩特質的衍生物;你一定知道道德責任并不適用于兒童身上。一個人只有從其嬰孩期性向的總和當中,經由一個發(fā)展的過程,才會獲得其道德責任感。
L:
在父親死后,我的疾病變得更加嚴重。
弗洛伊德:
我同意你的看法,你對父親過世的悲傷,是你疾病加重的主要原因:你的悲傷可以說是在疾病中找到一種病態(tài)的表達。正常的哀慟期會持續(xù)一年到兩年,像這種病態(tài)的哀慟則會無限期地持續(xù)。
治療總共持續(xù)了超過十一個月。(未完待續(xù))
文章摘自︱無限筆跡